6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發布2020批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包括5G及下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新材料、航空航天裝備等標準項目。
2020年批共安排項目計劃415項。其中制定287項,修訂128項;重點專項標準177項、基礎公益類標準39項、一般標準199項;產品類標準396項,節能與綜合利用標準19項。
編制重點涵蓋:《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方案》中重點L域的標準項目;重點產業發展急需的標準,具有創新技術和國際先進性的標準;基礎通用、試驗方法以及關鍵共性技術等基礎類標準項目;節能減排、工程建設等具有社會公益屬性的標準項目;不適應當前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需要,亟需修訂的標準項目;其他產業發展和行業管理亟需的標準項目。
工信部2020批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
國內射頻芯片廠商從相對成熟的分立射頻芯片起步, 在5G手機廣泛普及前的窗口期, 逐步實現中低端機型射頻前端進口替代, 同時積累模組能力, 逐步走向全品類供應
青島港作為亞洲首個全自動集裝箱碼頭,已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了基于5G連接的自動岸橋吊車的控制操作,實現了通過無線網絡抓取和運輸集裝箱
娃哈哈自主規劃設計了娃哈哈智能化菌種生產車間,該車間年產菌粉可達50余噸,是工藝全過程實現自動化、柔性化和數字化的生物工程智能化工廠
通過高度集成的信息化技術,形成標準化的作業體系,進而將生產任務層層拆分,交接給相應的模塊負責。長城汽車重慶智慧工廠真正實現了數字化和自動化高效結合的智能制造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為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量身訂造的40萬噸智能超大型礦砂船(VLOC)“明卓”號的命名交付,標志著中國“智能船舶1.0專項”VLOC建造正式收官
同煤集團引進了TKAS托輥自動化生產線、激光熔覆工藝和機器人焊接技術,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
平度智慧產業示范園旨在打造以“智慧型”為特征的先進產業集群是青島啤酒正在著力打造的百億級智慧型產業示范園
濰柴建立的智能管理與決策分析平臺,通過各大系統無縫集成,實現智能工廠科學管理,全面提升了運營精細化水平
T-PARK智慧園區,TCL打造的AIoT生態模式改變了傳統工廠的定義,帶來了全新的工業模式
惠山工廠生產線自動化率行業領先、數字化管理水平行業領先,在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時,極大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實現了綠色生產、高效生產
中信重工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的一次集大成的創新成果,它實現了研發不造樣機、裝配不用工人、生產不看圖紙,這對傳統生產模式產生了顛覆式的影響
華新水泥建立以互聯網和物聯網為主要載體的智能礦山系統,通過智能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資源與開采環境數字化、技術裝備智能化、生產過程控制可視化、信息傳輸網絡化、生產管理與決策科學化